到什么程度才称得上“能够觉知自己”?|“你愿意用二十年判断修行对错吗?”之三.jpg

插图|高道名 5岁 云南昆明

一开始,我们先要训练能够观这些境界。就像师父以前痴很重的时候,隆波让观什么也观不了,因为根本看不到,心有的只是痴,昏昏沉沉的。所以隆波就会说一句话,“你要去觉知身体,去观身体。”

 

(师父)自己回到家,就会去观身体。学了好几个月了,根本什么都学不懂。隆波说“观身体”,回到家看到身体动了,去觉知;身体停了,去觉知;身体动来动去,去觉知。就是很正常地去觉知,并没有想很多。并没有想、并没有做梦说:“隆波让自己去观,观了之后得到什么,观了之后会发生什么。”

 

一旦隆波说去观,就真的去观了。身体动来动去,不停地觉知;身体动,觉知;行住坐卧,觉知。这样观了三天,刚好,没有觉性,手动,觉性及时知道身体动,心就醒过来了。

 

一旦心醒过来,就说:“哦,明白了!”隆波说观身,持续去观身,一旦没有觉性,身体动,觉性会自动生起。这个才可以称为:看到真正的境界。

 

一旦师父看到这个,去观身体动、身体停、身体不停动来动去,心生起了法喜。生起了法喜,就看到法喜;又生起了快乐,也会看到快乐。有时候一旦及时知道快乐,快乐会灭掉,心不苦不乐,也及时知道——开始能够越来越多地看到那些境界了。

 

在训练的过程中,在真实生活中的时候,有时候朋友说一些话,自己生气,觉性能够及时捕捉到,会看到生气。一旦训练去不停地观察境界,既观色法,也观名法——观哪个都行,只要是我们擅长的。

 

师父是先从观身开始契入的,观身体动、身体停,一旦观一段时间,直到觉性生起之后,持续去观,就会获得禅定。心有了禅定,有了法喜,有了快乐,然后动的时候,可以一整天都能觉知了。因为一旦常常去观、持续去观,就可以获得禅定。获得的禅定,那是属于很好的禅定,是属于在觉知自己的禅定,心有安住,变成知者、观者的禅定。

 

师父能够抓住安住、能够(生起)觉知自己的禅定的原因,是因为有一次自己走神的时候,去把书拿过来,想读书。把书一旦拿过来,看到想要扑了出来——类似于看到了想要,想要就灭掉了。

 

如果我们的训练是对的——我们有觉性不停地观境界的话,接下来就会获得正念与正定。

 

如果我们训练获得这个了,就称为“我们有觉知自己了”:动也在觉知自己,心工作也能觉知自己。这个“觉知自己”,并没有在觉知什么,就是看到境界,如实观。看到身体动也觉知,身体停也觉知,行住坐卧也觉知;心苦也知道,心乐也知道;心有贪也知道,心有生气也知道,心有迷失也知道;心偷偷去工作,也及时地知道。

 

如果我们去训练,常常观这些境界,直到所有的境界都能被自行捕捉到,这称为已经有“正念”生起了。如果常常去看,心就会有禅定,心就会安住。这就称为:我们训练直到能够觉知自己了。

 

摘自:阿姜宋彩尊者开示

2024年7月14日

更多法谈链接:http://iDhamma.cn

编译声明

由于受到语言与修证水平所限,很难跨越不同的语种而还能如实还原尊者本意。因此,内容若有任何不当之处,无疑归责于我们,我们对此深表惭愧与歉意,并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

标签: 看到境界|心安住|正定|正念|觉知自己

添加新评论

访问者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