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才算有正念?怎样才算有正定?|“你愿意用二十年判断修行对错吗?”之十一
插图|周家咊 4岁 云南昆明
隆波说:他这么读(心)的时间不久,就明白了实相。他读心,在日常生活中读;他读心,从一起床就开始读,直到睡着。他那时能读的原因,是因为他的禅定很多。
隆波的禅定很多,而我们禅定很少,我们去读心的话是不太能读的,大部分都是跑掉,大部分都是迷失。因此只有一条路,我们能做到的就是:必须训练自己的觉性。做固定形式练习,去常常及时知道自己的心,这样就会先获得正念。一旦正念常常生起,正定就会不请自来。开发智慧只是像原来那样去修,只是看的角度(不同),(看到)我们去识破的每一个境界,觉性觉知的境界,它们都是在示现三法印,我们就会获得智慧。
隆波这么用功的时间不久,而一些出家人去紧盯、去打坐,十年、二十年依然比不过隆波。那个是我们必须要去训练而获得的修行真正的实质。
师父要想明白这一点,就像我们修的那样去紧盯,去紧盯,然后隆波慢慢地调整上来,但那也是必须的,因为师父没有基础的禅定,有的只是痴。一旦去打坐,就紧盯,轻松地紧盯。如果紧盯太厉害,无法获得休息型的禅定。但是如果轻松地去紧盯,就会获得休息型禅定。一旦获得的休息型禅定的量够了,隆波就会开示:刺激让心安住。刺激让心安住了才可以开发智慧。开发智慧用的时间就不久了。大部分人用的时间比较多的就是获得正念和正定,这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。
隆波蒲尊者总结修行:行、住、坐、卧、吃、喝、说、做、想,要有觉性。我们像原来那么去训练,要有大觉性、大智慧。“大觉性”就是自动自发的觉性,“大智慧”就是自动自发的智慧。也就是高僧大德教我们的:身体行住坐卧,去觉知;身体吸气、呼气,去觉知;身体动觉知;身体停觉知。我们常常训练,直到心能够记住这些境界,正念就会自行生起。在它自行生起的时候,是没有刻意的。
比如动了,它会自行觉知。在我们动的时候,还在刻意(觉知)的时候,这称为训练让觉性生起的阶段。训练到每一个色法动的时候,觉性自动自发生起,并没有刻意。常常这么去观就会获得正定。
修的时候同样也去观,去观心苦、心乐、心不苦不乐,常常去观。去观心好、心坏,心造作苦、造作乐,造作善、造作不善,常常去观。观,直到能够记得了,正念就会自动生起。
摘自:阿姜宋彩尊者开示
2024年7月14日
更多法谈链接:http://iDhamma.cn
编译声明
由于受到语言与修证水平所限,很难跨越不同的语种而还能如实还原尊者本意。因此,内容若有任何不当之处,无疑归责于我们,我们对此深表惭愧与歉意,并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