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粗糙到微细,修行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 | “当修行来到微细处”之八
插图|何欣桐 11岁 佛山
隆波帕默尊者开示
2024年11月17日
更多法谈链接:http://iDhamma.cn
慢慢地去体会:现在因为心有想要、心有执着,心就有苦。去训练,不停去观。
如果能读(就读),读不了就观:心有贪生起了就灭;心有嗔生起了就灭;心迷失了,生了就灭;心散乱,生了就灭;萎靡不振的心,生了就灭;快乐的心,生了就灭;苦的心,生了就灭;不苦不乐的心,生了就灭。先这么去观。
一旦能观得更微细了,就会看到:心有想要、心执着,心就苦;心不想要、心不执著,心不苦。就会这么看见。
问说,看得对吗?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,但并非究竟的对。如果是究竟的对,(就会看到)有心就有苦,也就是有蕴就会有苦。(无论心)有想要还是没有想要、是执着还是不执著,蕴本身就是苦。然后心就会彻底把心扔掉,就会变成法元素了。这就摆脱了蕴,摆脱了苦。
我们还不需要学到那里,先学简单一点的:现在的心有贪要知道,心无贪要知道;心有嗔要知道,心无嗔要知道;心迷失知道,心不迷失知道;心散乱知道;心萎靡不振知道……训练不停地去观。
微细一点的话,心宁静也知道,心散乱也知道,不停地去观。越来越微细,然后心就会慢慢地越来越聪明,就会先放下粗糙的事物。什么是粗糙的事物?——五欲所缘,所有的五欲所缘是属于很粗糙的所缘。就会去找微细的所缘,也就是禅定的那些所缘。
然后不停地去修行,就会看到,只要还有心在,就依然还有苦在。包括知者的心,觉得它已经是最好最好的了,其实它本身就是苦。
阿姜摩诃布瓦尊者开示说:无明藏在知者的心里。反复通过三法印不停地清洗它,去看知者的心本身也在示现三法印。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重复,到了某一点,心就会清除、自行消灭知者的心——它是自行消灭的,不是我们可以消灭得了的。
由于受到语言与修证水平所限,跨越不同的语种而完全如实还原尊者本意很难。因此,译文若有任何不当之处,将归责于我们,对此我们深表惭愧与歉意,并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