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佛教和菩萨都是为了引导我们自助

插图|蕴喆 北京 9岁

隆波帕默尊者开示

翻译:坤能

2023年10月14日

更多法谈链接:http://iDhamma.cn

要去用功,没有谁可以帮得了谁。别说隆波,连佛陀也帮不了我们,没有谁可以帮得了谁,这属于业果法则。比如我们修习业处,是属于播种善业,也会有结果。如果修奢摩他,如果修得是对的,获得的是心的宁静与安住;如果正确地修毗钵舍那,获得的就是心的领悟,明白世间的实相,明白生命的实相,最后心就可以离苦。

 

必须要自己去用功。比如佛陀非常棒,但他也无法代替我们修行,无法为我们消业。我们大家喜欢去消业,没有谁可以为谁消业。即使是佛陀也要接受业的果报,比如他有旧的业,必须要肚子疼,在生命的最后阶段,他依然会肚子疼。业是无法消的,我们必须要播种好的新业,修业处就是造最好的新业,这样我们的心就会聪明,心就可以离苦。

 

没有谁可以帮得了谁,这是条必须自助的路。佛陀真正的教导,就是我们必须要能够自助。他只能够告诉我们方法,就像隆波只能教大家方法一样,佛陀也仅仅只能教给我们方法,然后我们要自己去用功,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己离苦——没有谁可以帮得了谁。

 

原先,就如隆波所教的一样:佛教教我们直接去实修,去修习四念处,最后汇集到心。无论开始是观身,还是观受…,无论观什么,最后都会汇集到心,就会知道心的运作流程。因此,真正的佛教是很难理解的,必须靠自己。但是所有人都并不喜欢靠自己,想靠别的人、别的东西。最后,信奉天神的宗教就战胜、吞没了佛教。因为真正的佛教,就是必须要用自己的理智与智慧来解决问题。但是大部分人是很脆弱的,想求天神来帮忙解决问题。信奉天神和鬼的宗教就会战胜佛教。

 

印度的出家人,他们看到了这个问题:真正的佛教是很难理解的。所以,他们就创造各种各样的大菩萨,有那位菩萨,有这位菩萨,这位菩萨这方面能力很强,那位菩萨那方面能力很强。创造了很多的菩萨,是为了什么?

 

菩萨是所有天神的代表。那些脆弱的人就会想靠菩萨。希望靠菩萨,也许有一天可以听到真正的法,然后去修行,然后离苦。一直靠鬼、靠天神,不可能有机会学法的。因此,那是一种善巧方便,那是以前时代的人的善巧方便:他们创造了大乘,通过那些菩萨来示现佛教的教导(融入其中),就好比是好的钻石、宝石是在石头里面一样,一般人看到只是一块石头就会不想要。大乘的那些高僧大德就很聪明,把它包装得更漂亮,让人一看就想拥有,有一天,他也许就会在包装里面找到钻石。大乘,其实就是创造了非常漂亮的外包装,是为了能够先吸引别人来学习,有一天,也许就可以听到好的法,最后能够抵达纯净无染、解脱自在。

 

问:菩萨存在吗?菩萨存在!菩萨其实就是那些在累积福报波罗蜜,准备将来成佛的人。菩萨可以帮忙我们吗?只能帮一点点忙。比如,假如我们遇到了坤能(负责中文同声传译的居士的泰文名字),他是菩萨,我们没有钱吃饭,我们请求他,也许他会给我们钱,但是他能带我们去涅槃吗?不能带我们去涅槃的。我们必须要自己修行才能去涅槃。因此,我们一定要能区分什么是善巧方便。

 

比如大乘创造了很多菩萨,创造了极乐世界,说涅槃就好像是去到天堂,那实际上只是一个善巧方便。有一天,如果我们聪明起来了,直接探究自己的心,我们就会发现真正的钻石。烦恼习气,就好像是包裹钻石的石头,当有一天我们能够清除烦恼习气,就会碰到真正的钻石——也就是纯净无染的心。

 

好,今天讲法就到这里。

 

别忘了,必须要去做家庭作业,去修习禅修业处,然后去读自己的心。去试一试,一个月也可以的。常常地去用功,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用功。接下来,我们读自己的心就很熟练了,在日常生活中,觉性就会自行生起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接触境界,觉性会自行生起,可以一直读自己的心了。一旦能够读自己的心,烦恼习气就控制不了心;读不了自己的心,烦恼习气就会控制心。

 

好了,去吃饭吧。

 

 编译声明

由于受到语言与修证水平所限,跨越不同的语种而完全如实还原尊者本意很难。因此,译文若有任何不当之处,将归责于我们,对此我们深表惭愧与歉意,并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

标签: 自助|大乘|菩萨|业果法则|善巧方便

添加新评论

访问者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