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“毗钵舍那”

插图|蕴喆 北京 8岁

隆波帕默尊者开示

翻译:坤能

2023年10月14日

更多法谈链接:http://iDhamma.cn

这样结尾大家会说“已经吃过了”,因为是不同的日子。

 

必须要去用功,如果不动手实修,是不可能理解的。法是无法通过聆听、阅读、思维而理解的,但是我们读法,听法,思维分析法,就会明白要这么修行,那么修行……这是一条路。一旦我们动手用功,我们就会发现这么修也错了,那么做也错了,这么做最开始会觉得很好,修着修着会有比那个更好的。慢慢去训练,我们就会知道了。

 

隆波不想说每次修每次都错——要去如身心本来面目地知道,那才对。但是要如此正确地知道很难,因为我们不习惯于去知道,我们习惯于去做。我们无法如身本来面目地观身,如心本来面目地观心。让我们这么去经行,这么去打坐,这么去呼吸,那个容易,但是如身本来面目地知道身,那个更难;或者是我们观心,能够背下经典说心有这么多颗、那么多颗,背起来很容易,但是要想真的看到,很难。

 

法只能通过照见而看到。所谓的“毗钵舍那”,“钵舍那”是看见,“毗”是清楚。清楚地看见,也就是看到三法印,没有别的路了,除此之外全都是善巧方便。善巧方便——有的人必须走这条路,有的人必须走那条路。比如有的人必须要先入定,从禅定退出来之后再开发智慧,修毗钵舍那;有的人既娴熟于禅定,也娴熟于观心,那就能够在禅定里开发智慧;有的人修不了定,就仰赖于刹那定来开发智慧,也就是仰赖于一瞬间的禅定。训练一瞬间、一瞬间地去观自己的心,接下来禅定就会自行生起,这属于智慧引领禅定。

 

但是在证悟道果的时候,禅定与智慧都会圆满,而不是单一地通过禅定或者单一地通过智慧来见法的。

 

 编译声明

由于受到语言与修证水平所限,跨越不同的语种而完全如实还原尊者本意很难。因此,译文若有任何不当之处,将归责于我们,对此我们深表惭愧与歉意,并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

访问者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