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内求才能开发智慧 | “读懂自己的心”之一
插图|马诚璨 北京 7岁
隆波帕默尊者开示
翻译:坤能
2023年10月14日
更多法谈链接:http://iDhamma.cn
明天隆波去曼谷素可泰大学讲法,大家不需要来寺庙,想来也没有关系,只是隆波不在。
隆波看大家的修行,很大的问题在于禅定不够,心没有安住,心去了外面,有的人会空在前面,有的人会迷失去想。要想能够开发智慧,心必须安住,跟自己在一起,在觉知自己。
必须要训练,心的自然状态就是一直在外面,去外面感知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方面的所缘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属于内在的部分,色、声、香、味以及与身体接触的事物,或者是心方面的感觉,那是属于外在的。
如果我们的心跑到画面、声音……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身体所接触的对象,或是跑到念头的世界,全都称为心往外送,心没有安住、没有归位,一直在往外跑。一旦心跑到色上,就无法觉知身、觉知心;心如果跑到声音上,也无法觉知身、觉知心;心跑到气味、味道、身体方面的接触,或是跑到念头的世界,也无法觉知自己的身、心。如果我们无法觉知自己的身、心,就无法修毗钵舍那。除非波罗蜜真的很多,看到外在的色生灭,心能够一直有智慧彻见:外面的色和感知外面的色的心是相对的事物——外在的色不是“我”,心不是“我”。那大概也可以,但是太难了。
因此,大部分高僧大德都会教导,让我们觉知自己的身、觉知自己的心,不要去外面感知、迷失,不要沉醉在外面。迷失在色,比如看到美女,我们(的心)跑去看她,就会忘了自己的身体,看的只是别人的身体,没有看到我们的心正在生起贪心,生起喜欢的烦恼习气——既没有看到身,也没有看到心,修行要想继续提升就不可能了,就修不了毗钵舍那。
毗钵舍那的修行,必须要来探究身心的实相,探究名色。建议(探究)内在的名色,因为没有谁看外面的名色会以为是我,我们以为是“我”的,是内在的名色,也就是这个身、心。因此我们想要清洗、清除错误的见解——以为有“我”,以为“我”真的存在,这是错误的见解——必须要来看自己的身、自己的心。因为没有谁看别人的身体是“我”,外在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是“我”,没有谁会这么认为。但是会有错误的感觉:这个身体是“我”,这个心是“我”。因此,要想能够清除错误的见解,必须来看自己身体的实相,必须来看自己心的实相。不需要去看外面,因为外面的,谁都知道不是“我”。
由于受到语言与修证水平所限,跨越不同的语种而完全如实还原尊者本意很难。因此,译文若有任何不当之处,将归责于我们,对此我们深表惭愧与歉意,并欢迎大家不吝指正。